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人棄我取?「相反理論」是甚麼?—施凌教學第四十五集




人棄我取?「相反理論」是甚麼?—施凌教學第四十五集

人棄我取?「相反理論」是甚麼?—施凌教學第四十五集

教學類別:基本分析―心理篇

*甚麼是「相反理論」?(0:14)

*「相反理論」的使用方法,是人棄我一定取嗎?(0:40)

*三大指標看「相反理論」,不需單憑感覺(2:35)

*實例:VIX指數與S&P500及恆指比較,11年10月4日有按施凌建議買入嗎?(5:50)

*總結:「相反理論」要放下心理障礙


*甚麼是「相反理論」?

「相反理論」於金融上是指,一個逆向操作者會執行於與市場大眾思維相反的投資,他們都認為市場的群眾行為可以令市場的資產價格偏離合理值,例如,市場廣泛的悲觀情緒可以過份高估某公司的風險,而低估其股價的回報。辨認出這悲觀情況及買入這低估的資產,再於市場情緒復元後買出,可獲得好的回報,這行為稱為「相反理論」。


*「相反理論」的使用方法,是人棄我一定取嗎?

一)相反理論會分析市場看好看淡比例而衡量買入賣出的策略,而不是只是市場大部分人看好,我們就要看淡。

二)相反理論不是指群眾都一定是錯的,其實群眾於主要上升趨勢上辦演行重要的角色,當群眾情緒看好時,這情緒都會變做實質購買力而令大市上升,但當所有人都看好時,沒有人再看淡,直到想買入的人都已經買入了,而後來資金,卻無以為繼,這就是大轉勢的轉捩點,介時會出現供求的失衡的現象,當累積要巨大的下跌空間時,只要一些基本面出現問題,一沉百踩。

三)統計學中,發現於投資市場上賺錢的人只佔5%,95%都是輸家,所以做贏家的可以說某程度上是背道而弛。


*三大指標看「相反理論」,不需單憑感覺

一)好友指數(Bullish Consensus Index):

當指數位於0-5%的時候,大跌市將會結束,大市見底上升時候已近,要看淡的人已經也沽了貨,大市沒有空間可再向淡,投資氣氛悲觀,價格低殘,這就是要買入的時候。當指數位於30-80%的時候,相反理論下,投資情緒未極端化,不應作買賣。當指數位於95-100%的時候,大市投資氣氛極度樂觀,是大市見頂的信號,應該毫不猶豫沽貨。

二)波動率指數(VIX):

當指數越高時,這代表投資者認為未來股價指數的波動性非常高,當VIX指數越低時,代表投資者認為未來的股價波動將平穩。如果我們將VIX指數與主要股票市場指數比較,我們會發現當這指數見底時,都代表是一個買入資產的時機。

三)P/E估值:

於市場情緒極端化時,股票估價都會偏離合理價,其中一個衡量股票的估價就是市盈率P/E,於相反理論上,逆向操作者都會參考這指標作買入賣出資產的執行。Benjamin Graham是巴菲特的啟蒙老師,他是一個價值投資者,而他投資生涯上所關注的是資產的邊際安全(margin of safety),這可更確認我們買入股票時是比其內涵值低,勝算則更高,而當市場氣氛及新聞都是悲觀是,這邊際安全數值會更大,這都會於市盈率P/E上反映。


*實例:VIX指數與S&P500及恆指比較

一)1990-2008年VIX與S&P500比較:

於YouTube片段內的圖表可見,紅色線是VIX指數,藍色是美國S&P500指數,圖表可見主要VIX指數的高位為90年的37點、98年43點、01年的42點、及08年的80點,當時S&P500指數都是底部,而且很接近VIX指數見頂時候。

二)2011年VIX與恆指比較:

2011年的美國主權評級危機及歐債危機,大家都可能仍然礫礫在目,市場極度恐慌,2008年熊市的所有片段及危機感都被翻出來,有人甚至說恆指可見14000點、甚至熊市根本沒來,恆指可回到SARS的8300點!2011年8月9日,施凌部署已指恆指於16400點才可見底(當時22,000點),當中當然使用其他施凌部署內的分析如波浪理論上、黃金比例,但亦有使用P/E來預測市場恐慌可帶來最低的P/E而預測16400這數字,問題是到了16400點的當日(11年10月4日),要作買入行動都要先勝過自己心理,相反理論則大派用場,若當天再配合VIX指數,指數高於40點!


*總結:「相反理論」要放下心理障礙

今天分享了相反理論,一個分析未必準確,所以施凌部署都不偏見的集合更多分析來分牛熊及技術分析預測入市範圍,加大勝算,理性以最多角色及不偏見的分析整個經濟及市場。

Video Rating: 4 / 5


The post 人棄我取?「相反理論」是甚麼?—施凌教學第四十五集 appeared first on MoneyMindConcept.






from WordPress http://ift.tt/1HbOOX9

via IFTT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